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揭露戰鬥本能與溫馴靈魂的真實面貌!
解開比特犬與惡霸犬的世紀謎團!在犬隻世界中,有些品種因其相似的外表而常被混淆,比特犬(Pit Bull Terrier)與美國惡霸犬(American Bully)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者。許多人看到體格健壯、線條分明的狗狗,便直覺認為是比特犬,然而,另一種外型相仿的狗卻可能被稱為美國惡霸犬。這兩個犬種雖然常被誤認,且在外觀上確有共通之處,但無論在起源、性格、乃至於飼養方式與社會觀感上,都存在著本質性的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特別是在近期台灣農委會預告修正相關法規,考慮將比特犬及其混血犬隻列為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名單後,釐清這兩種犬隻的真實面貌,變得更加刻不容緩。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關鍵差異,幫助您全面了解這兩種「猛男」外表的犬隻,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1. 比特犬惡霸犬差別在哪裡?探索兩犬種的起源與發展
要真正理解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我們必須回溯牠們各自的歷史,了解牠們被培育出來的初衷。起源,是區分這兩個犬種最根本的基礎。
1.1. 比特犬:為戰而生的鬥犬王者
比特犬,全名為「美國比特鬥牛犬(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其歷史可追溯至1800年代,甚至有說法指其起源於19世紀。牠們最初的培育目的非常明確,是為了殘酷的鬥犬比賽而生。在過去盛行的鬥犬文化中,比特犬因其兇狠無比的特質而佔據主導地位。這種犬種被賦予了極強的爆發力、驚人的咬合力以及持久的耐力,使其成為戰鬥中的佼佼者。其名稱「美國鬥獸場牛頭梗」便直白地揭示了牠們在血腥運動中的角色,象徵著其潛在的巨大傷害值。這種以戰鬥為核心的育種歷史,深刻地塑造了比特犬的基因與本能。
1.2. 美國惡霸犬:從鬥犬血統中誕生的家庭伴侶犬
相較於比特犬的悠久戰鬥史,美國惡霸犬(American Bully)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犬種,約在20世紀90年代才在美國發展起來。儘管牠們的血統來源之一是比特犬,同時也融合了斯塔福郡犬(Staffordshire)和鬥牛犬(Bulldog)等多種犬隻的血統。然而,與比特犬不同的是,惡霸犬的繁殖目的從一開始就非常明確且單一:創造一個理想的家庭伴侶犬。
惡霸犬的育種者耗費百年時間,將老式英國鬥牛犬、英國鬥牛犬、法國鬥牛犬、美國鬥牛犬、牛頭㹴及其他㹴類犬的血統融入其中,最終目標是培養出具有穩定、親人、愛玩特質的犬隻。聯合犬隻俱樂部(United Kennel Club, UKC)也認可了這一點,於2013年7月15日正式將惡霸犬歸類為伴侶犬組。這段不同的起源故事,為我們理解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即使牠們擁有部分共同的祖先,其發展方向卻截然不同。
1.3. 外觀比特犬惡霸犬差別:3秒辨識技巧
雖然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外型常令人混淆,但仔細觀察,牠們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比特犬惡霸犬差別。以下是一些快速辨識的技巧,讓您不再「傻傻分不清」。
1.4. 體態與肌肉線條:力與美的不同詮釋
• 比特犬:牠們的體態通常偏向高挑,肌肉線條乾淨、結實,整體看起來更為精瘦。在身形上,比特犬給人的感覺是更為優美、線條感更強。牠們的胸深而飽滿,寬度適中,能提供足夠空間給心臟和肺部運作。這種體態反映了牠們為打鬥而生的運動能力。
• 美國惡霸犬:相較之下,惡霸犬的體型通常更壯、更矮、更重。牠們的肌肉線條更為粗獷、發達,給人一種像是剛從健身房出來的「大隻佬」形象。惡霸犬的骨骼緊密,胸腔寬闊,許多人甚至用「蛤蟆體型」來形容牠們獨特的壯碩身軀。這種粗壯的外型,是牠們作為伴侶犬,但仍保留力量感的特徵。
2. 臉型與頭部特徵:細微之處見真章
• 比特犬:牠們的臉型通常比較尖,頭型沒那麼寬。顱骨巨大,平坦或略圓,眼睛下方會略微傾斜。脖頸長度適中,肌肉發達。這種頭部結構,配合其尖密多利的牙齒,是其強大咬合力的來源。
• 美國惡霸犬:惡霸犬的臉則比較「肉」,嘴巴呈方形,頭部通常較大。牠們的頭部呈接近圓形的橢圓形。肩膀骨架寬闊且有明顯斜度,後背平直,臀部有柔和的斜度,肌肉稍微上翹。尾巴特別粗,但尾尖較細。
這些細節差異,能幫助您在短時間內區分這兩個犬種。黃偉(台灣惡霸犬自救會發起人)也提到,惡霸犬的外表看起來像是脾氣不好的狗狗,且與比特犬、鬥牛犬長相有相似之處,多少會造成誤會。因此,學會辨識這些比特犬惡霸犬差別非常重要。
3. 性格與行為模式:揭示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
除了外觀上的不同,性格與行為模式是區分比特犬和美國惡霸犬最核心的。這也是影響牠們是否適合家庭飼養的關鍵因素。
3.1. 比特犬:高爆發力與挑戰性共存
比特犬作為專為鬥犬比賽而培育的犬種,其性格中潛藏著兇狠與戰鬥本能。牠們擁有極強的爆發力、咬合力與耐力,可以在戰鬥中堅持長達兩小時。在打鬥時,比特犬會比其他犬類更快地分泌一種睪丸激素,使其在戰鬥中更為亢奮,甚至忘記皮肉之痛。這使得比特犬在面對其他犬隻時,容易展現出攻擊性,甚至有用戶提到牠們在追逐野豬時,如果獵犬擋路,很可能會殺死獵犬。
儘管比特犬的個性有爭議,但如果從小訓練得宜,牠們也能非常溫馴聽話。然而,牠們天生的爆發力意味著需要更有經驗的飼主來駕馭,並從小做好社會化訓練,否則容易造成危險。一些長期飼養比特犬的繁殖者也認為,這些狗不適合普通寵物主人,甚至應要求飼主持有許可證。比特犬可以從放鬆狀態在短短5秒內變得致命,且幾乎無法被阻止,這也是牠們被認為危險的原因之一。牠們本來就不是為了作為寵物而存在的。
3.2. 美國惡霸犬:面惡心善的溫柔巨人
美國惡霸犬雖然外表看起來兇猛,肌肉橫生,常被誤認為脾氣不好,甚至與比特犬鬥犬的外表有相似之處。然而,牠們的內心卻非常溫柔。牠們是專門為了成為理想的家庭陪伴犬而培育的。許多飼主都分享,惡霸犬個性非常好,不論小孩子如何玩弄牠,都不會生氣,是典型的「面惡心善」。黃偉也提到,牠們與小主人相處融洽,飼主甚至讓惡霸犬與幼兒近距離接觸也不擔心。
惡霸犬的性格特點是穩定、親人、愛玩,被形容為「猛男外表+暖男靈魂」。牠們非常親人、黏人、愛撒嬌,許多家庭都將牠們當成孩子般飼養。惡霸犬對主人極其忠誠,對小主人更是有耐心,脾氣極佳。在惡霸犬的犬聚活動中,狗狗們與飼主們玩在一起,犬隻之間沒有鬥意,這與比特犬的鬥犬個性截然不同。儘管惡霸犬力氣很大,仍需從小培養,以避免與附近的狗發生衝突,但牠們並非為打鬥而生,在與比特犬的打鬥中,最終也會因耐力與戰鬥力不如對方而無法招架。
4. 社會觀感與法規爭議:影響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認知
近年來,隨著比特犬攻擊事件頻傳,社會大眾對於「猛犬」的觀感日益敏感,這也連帶影響了惡霸犬的形象,凸顯出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在實際生活中被混淆的嚴重性。
4.1. 台灣農委會的禁養犬種修正預告
為因應比特犬攻擊事件,台灣農委會於2020年9月21日預告修正「公告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修正草案中,明確新增了比特犬(Pit Bull Terrier)及與其混血的犬隻。草案中也點名了比特犬混血犬隻至少包括美國比特鬥牛犬(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 or American Pit Bull)、史大佛夏牛頭犬(Staffordshire Bull Terrier)、美國史大佛夏牛頭犬(American Staffordshire Terrier),並附帶「不以此為限」的文字。這段文字讓許多惡霸犬飼主感到極度擔憂,深怕自家惡霸犬會因此被列入禁養名單。
4.2. 惡霸犬飼主的擔憂與萬人連署
台灣惡霸犬自救會因此發起了網路連署,堅決反對農委會將「美國惡霸犬」視為與比特犬同類,並將其列入禁止飼養、輸出入名單。截至2020年10月14日,這項連署已獲得超過萬人的響應。連署發起人黃偉強調,惡霸犬是經百年培育,以家庭陪伴為目標的犬種,不應被誤認為危險犬隻。
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長鄭祝菁對此回應指出,農委會並未將美國惡霸犬列為農牧字第1040043358號公告的危險性犬種之一(該公告包含比特犬、日本土佐犬、紐波利頓犬、阿根廷杜告犬、巴西菲勒犬、獒犬等6品種及其混血犬隻)。雖然在回覆新竹地院的民事官司函釋時,曾根據聯合犬隻俱樂部(UKC)的記載,指出比特犬為美國惡霸犬的育種血統來源之一,因此稱惡霸犬是由比特犬混血產生的品種,但鄭祝菁強調,指定禁止飼養、輸出、輸入動物品種是更高強度的管理,畜牧處會從嚴處理混血犬種的定義。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也表示,在正式公告前,會務實檢視修正草案中的文字適當性。這場爭議凸顯了不同犬種間的血緣關係,以及公眾對「混血犬種」定義的關注。
4.3. 公眾對比特犬與惡霸犬的混淆與歧視
由於外表相似,以及比特犬傷人事件的頻繁報導,導致惡霸犬飼主在日常生活中面臨不小的困擾。黃偉分享,自從比特犬事件被報導、農委會預告修正法規後,他帶惡霸犬出門散步時,時不時會招來異樣眼光。他感嘆:「以前帶(惡霸犬)出門很風光,現在帶出門要承受異樣的眼光,我們只是希望,乖寶寶不要被貼上壞標籤」。
在網路社群中,這種混淆與誤解更為常見。許多用戶認為美國惡霸犬和比特犬「一樣」,只是體型被刻意培育得更大或更小。一些評論甚至認為,所有的「鬥牛犬」類犬種,包括美國惡霸犬、美國鬥牛犬、美國比特鬥牛梗、美國史塔福德郡梗和史塔福德郡鬥牛犬,都應該保持警惕。然而,也有許多惡霸犬飼主堅稱自己的狗狗非常溫和友善。這場關於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的認知戰,不僅是品種的區分,更是飼主權益與社會安全的平衡問題。
4.4. 飼養指南:為您的家庭選擇最適合的犬種
了解了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後,對於考慮飼養這類犬隻的您來說,選擇最適合的犬種至關重要。
4.5. 比特犬的飼主資格與訓練建議
比特犬因其天生的爆發力、咬合力與潛在的攻擊性,需要非常有經驗的飼主。從小進行嚴格且持續的社會化訓練是絕對必要的,這能幫助牠們學習如何與人類及其他動物和平相處,降低其攻擊性。一位比特犬飼主曾提到,如果從小訓練得宜,比特犬也可以非常溫馴聽話。然而,鑑於牠們的戰鬥本能與持久力,飼主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來管理牠們,並為牠們提供足夠的運動量和智力刺激。缺乏經驗的飼主若選擇比特犬,可能因未能妥善訓練和管理而導致危險。
4.6. 惡霸犬的家庭適應性與陪伴特質
美國惡霸犬的培育目標是成為理想的家庭伴侶犬,因此牠們的性格通常更穩定、親人、愛玩,非常適合家庭飼養。牠們對小孩子非常有耐心,也不易生氣,是典型的「面惡心善」代表。許多家庭將惡霸犬當作孩子般養育,因為牠們愛撒嬌、黏人。對於新手飼主而言,如果希望擁有一隻外型霸氣但個性乖巧的狗狗,美國惡霸犬會是更好的選擇。
儘管惡霸犬個性溫和,但由於其強壯的體格和力量,從小進行基本的服從訓練和社會化仍然不可或缺。這能幫助牠們學會控制自己的力量,並在面對其他狗時保持冷靜。一位飼主提到,雖然惡霸犬對人友善,但在散步時可能會因為喜歡零食店和人而難以控制,需要訓練。整體而言,惡霸犬的溫馴性格和家庭適應性,使其成為一個極佳的陪伴犬選擇。
5. 結論:明辨差異,責任飼養,共創和諧社會
透過本文的全面解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比特犬和惡霸犬的差別絕非僅是名稱上的不同,而是從起源、外觀、性格到社會定位都存在著顯著的本質差異。比特犬作為歷史悠久的鬥犬,其天生的戰鬥本能和高強度管理要求,使其僅適合極具經驗的飼主。而美國惡霸犬,則是一個新興的家庭伴侶犬種,牠們外表兇猛卻內心溫柔,對家庭和孩子展現出極大的耐心與忠誠。
台灣農委會預告修正禁養犬種法規的事件,無疑提醒我們社會對猛犬的擔憂與日俱增。然而,透過深入了解每個犬種的特性,避免因外觀相似而產生誤解或歧視,是我們作為負責任的公民與飼主應盡的義務。精確區分惡霸比特差別不僅能保護無辜的犬隻,也能讓社會對不同犬種有更客觀的認知。
如果您正在考慮飼養這兩種犬隻,請務必深入研究,考量自身經驗與生活環境,選擇最適合您的夥伴。若您已是飼主,請持續進行專業訓練與社會化,為您的愛犬負責,也為公眾安全盡一份心力。同時,也請持續關注相關法規的發展,為建立一個對所有犬隻更友善、更安全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