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比特犬咬住怎麼辦?比特犬弱點剖析,讓牠鬆口的實戰經驗
比特犬(Pitbull)以其強壯的體格和偶發的攻擊事件頻繁登上新聞版面,引發社會對其危險性的高度關注。當面臨比特犬的威脅時,許多人常因不了解其習性而採取錯誤的應對方式,反而加劇危險。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比特犬弱點,解析其攻擊行為的背後原因,並提供專家建議的自保與脫困技巧,幫助您在危急時刻保護自身安全。我們將從認識比特犬的特性開始,逐步剖析牠們可能存在的「弱點」以及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弱點來應對攻擊。
1. 認識比特犬:特性、攻擊性與為何難以鬆口?
要有效應對比特犬的攻擊,首先必須深入了解這種犬隻的特性。牠們強大的力量和咬合力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其行為背後的機制和潛在的「弱點」卻常被忽視。
1.1. 比特犬的品種定義與比特犬特徵外觀
比特犬並非單一狗品種的名稱,而是對一群犬種的通稱,主要包括美國比特鬥牛㹴、美國斯塔福郡㹴、美國比特鬥牛犬、美國史大佛夏牛頭犬等。其中,美國比特鬥牛犬是最常被稱為比特犬的種類。牠們通常體型結實、肌肉發達,展現出強大的力量感,屬於中型犬。成年比特犬的體長約50公分,體重介於15至27公斤之間。牠們擁有寬闊的頭部、堅固的顱骨以及明顯的下巴線條和頸部肌肉。眼睛呈圓形或略為杏仁形,通常為深色,耳朵較短且有時自然立耳。毛髮短而平滑,顏色多樣,包括單色或混色的黑、白、棕、灰等。
1.2. 比特犬凶猛印象下的真實天性:忠誠與活力
儘管比特犬常被貼上凶猛、具侵略性的標籤,但比特犬天性其實非常外向,並且對主人極其忠誠。如果能接受妥善的社會化訓練,牠們可以表現得非常友好,與人類和其他動物和睦相處。比特犬也是非常活躍且喜歡運動的狗,熱愛大自然,每天需要45分鐘到1小時的戶外活動量。這顯示出,雖然牠們具有潛在的危險性,但其本質並非全是凶惡,訓練與飼養方式扮演著關鍵角色。
1.3. 比特犬歷史淵源:從狩獵犬到鬥犬的演變
比特犬的攻擊性與其祖先的歷史息息相關。比特犬是一千多年前北美洲和歐洲鬥牛犬和㹴犬雜交的後代。牠們最初被訓練來幫助人們狩獵,撕咬獵物,特別是那些行動敏捷或體型較大的動物,因此發展出強壯的下巴、頸部和肩膀肌肉。到了18世紀,比特犬被當作鬥狗工具,這使得牠們的凶狠程度進一步提升。這種歷史背景解釋了比特犬天生帶有的戰鬥本能和持久力。
1.4. 比特犬咬合力強大且對疼痛忍耐度高
比特犬的咬合力極為強大,可達80公斤。一旦咬住目標物,牠們很少會鬆口。這不僅與其強壯的肌肉有關,也與牠們對疼痛的高度忍耐力有關。比特犬的皮膚神經不如其他犬種發達,且在興奮時腎上腺素會激增,這使得牠們更能抵抗疼痛。這意味著,像戳眼睛、噴辣椒水、電擊或毆打等方式,對比特犬而言效果甚微,甚至可能刺激牠們更加興奮,激發戰鬥力。因此,傳統的以暴制暴方式,在面對比特犬時通常是無效的,反而可能讓情況惡化。
1.5. 比特犬咬住不放的「鎖咬本能」機制
比特犬的咬合動作具有一種稱為「鎖咬本能」的特性。牠們會像鬥牛犬一樣緊咬不放,咬住後還會搖頭,試圖咬得更深。這種本能使得受害者難以掙脫,且硬拉被咬部位只會造成更嚴重的撕裂傷。因此,理解這種「咬住不放」的特性,是應對比特犬攻擊時選擇正確策略的基礎。
1.6. 激發比特犬攻擊性的常見原因
除了天生刻在血液中的個性,多種後天因素也可能導致比特犬展現攻擊行為。缺乏社會化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若比特犬在幼年時期沒有適當接觸人類或其他動物,牠們可能無法區分「正常互動」與「潛在威脅」。此外,突如其來的威脅、保護領地或飼主的強烈本能,也會使比特犬變得具有攻擊性。當牠們認為家人或地盤受到侵犯時,攻擊行為便可能發生。疼痛或疾病,例如關節發炎,也可能使牠們因不適而易怒,進而攻擊人類。最後,放養或未妥善約束,更是造成比特犬攻擊行為並傷人的高風險因素。
2. 比特犬怕什麼?掌握比特犬弱點以保護自己
了解比特犬的「弱點」並非指牠們有恐懼症,而是指牠們對某些刺激會產生負面反應,或存在某些身體上的敏感點,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來干擾其攻擊或促使其鬆口。
2.1. 比特犬│避免激怒:驚慌奔跑、對視與尖叫的危險性
在遇到比特犬攻擊時,保持冷靜至關重要,因為驚慌失措的行為會適得其反。首先,驚慌奔跑會激發比特犬的狩獵本能,使牠們更具攻擊性,加速追逐。其次,與比特犬對視可能被視為挑釁,進一步升高牠們的敵意。最後,大聲尖叫可能進一步刺激比特犬,高音頻的聲音會讓牠們情緒更激動。因此,面對比特犬時,應避免這些行為,以降低其攻擊意圖。
2.2. 比特犬│聲響與氣味的刺激:高分貝噪音與強烈刺激性味道
雖然比特犬凶猛,但牠們與其他犬種一樣,也有害怕或不喜歡的事物。比特犬會對高分貝、突如其來的噪音感到恐懼,例如哨子、汽車喇叭或鑼鈸等敲擊聲。這些聲響能夠干擾牠們的注意力,使其產生退縮反應。此外,強烈刺激性的味道,如柑橘類水果、胡椒或辣椒噴霧器,也是比特犬不喜歡的。針對這些部位反擊,可能會讓比特犬感到不適或恐懼,進而鬆口或停止攻擊。若資源許可,旁人可協助用水柱噴向比特犬,也能有效干擾其攻擊行為。
2.3. 比特犬│身體敏感部位:眼睛、鼻子與生殖器
狗的眼睛、生殖器和鼻子都比較脆弱、敏感。因此,如果被攻擊,可以嘗試針對這些部位反擊。尤其是鼻子,是狗呼吸的重要器官,也是其感官中最敏感的部位之一。針對這些脆弱部位進行干擾,有機會讓比特犬感到不適或恐懼,進而鬆口或停止攻擊。
2.3. 比特犬│遮蔽視線的策略:利用物品阻礙其攻擊
當比特犬近身攻擊時,拿出衣服、毛巾、布料或脫下的外套,迅速遮住比特犬的頭部及眼睛,是一個有效的策略。狗因為看不見,會心生恐懼,進而鬆口。這種方法能有效干擾其攻擊行為,使其暫時失去方向感和攻擊目標。
3. 遭遇比特犬攻擊:實戰自保與安全脫困的關鍵技巧
在面臨比特犬攻擊時,掌握正確的應對技巧是保命的關鍵。以下是綜合專家建議的實戰策略,幫助您安全脫困。
3.1. 初期應對:保持冷靜、緩慢後退與利用障礙物
首要原則是保持冷靜,避免驚慌失措。驚慌奔跑只會激發比特犬的狩獵本能。其次,腳步慢慢往後退,動作要小而緩,切忌與比特犬對視,以免被視為挑釁。在後退的同時,試圖尋找可以擋在身前的障礙物,例如欄杆、椅子等,作為防禦屏障。這些障礙物可以為您爭取寶貴的反應時間和保護。
3.2. 轉移目標:隨身物品的運用
當比特犬逼近時,可以利用隨身包包、雨傘、樹枝或腳架等物品,置於狗的嘴部前方,藉以轉移其注意力。比特犬通常一次只會專注在一個目標,一旦牠咬住阻擋物,就代表轉移成功。此時,應儘速逃離,最好是往高處跑,增加脫困的機會。這種策略能將攻擊焦點從您身上轉移開。
3.3. 讓比特犬鬆口的3大專業技巧
若不幸已被比特犬咬住,切記千萬不要硬拉被咬部位,因為這只會造成更嚴重的撕裂傷。同時,不要打牠,因為疼痛反而會加劇牠更凶猛的攻擊。以下是專業訓犬員推薦的有效鬆口技巧:
3.3.1. 抬後腿法 (Wheelbarrow Technique):破壞平衡
這是專業訓犬員推薦的技巧。從比特犬背後抓起其後腿,整隻往後抬離地面。讓牠無法支撐平衡,通常會使其自然鬆口。搭配晃動效果更佳,能進一步瓦解其攻擊姿態。
3.3.2. 遮鼻法:引發鬆口反射
狗只能用鼻子呼吸。因此,用手、衣物或布團快速覆蓋其鼻孔數秒,會引發鬆口反射。執行時務必從側後方進行,避免從正面被咬傷。這是一種利用其生理弱點的有效方法。
3.3.3. 嘔吐反射法:緊急應變措施
若情況允許且能謹慎操作,可以用手指(戴厚布)快速插入狗的喉嚨,刺激牠想吐,這也會促使鬆口反射出現。此法適合緊急情況,但需格外小心,避免造成自身二次傷害。
3.4. 輔助脫困方法:強力水柱與飼主安撫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技巧,若有旁人協助,可以用水管或水壺對狗採用「水攻」,從口鼻潑水讓牠無法呼吸,當牠必須用嘴巴呼吸時,便會自然鬆口。另外,呼叫飼主在旁安撫犬隻,也能增加比特犬鬆口的機率。飼主的指令和安撫,對於受過訓練的犬隻來說,往往是最有效的控制方式。
4. 台灣與國際比特犬飼養規範:法律與責任
鑒於比特犬的潛在危險性,台灣及許多國家都對其飼養制定了嚴格的法規。理解這些規範,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保障公共安全的必要措施。
4.1. 台灣禁養規定與已飼養者的注意事項
行政院農委會(現為農業部)於民國111年3月1日起,將比特犬列為「指定禁止飼養或輸入之動物」。這項規定意味著一般民眾不得飼養比特犬。對於在修法公告前已飼養比特犬的飼主,則必須在2023年2月28日前辦妥寵物登記備查,才可繼續飼養。未依限登記備查、違法飼養、買賣或轉讓比特犬者,可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犬隻。截至目前,國內理論上只有在修法通過前已飼養的比特犬,總數約為3722隻。這項禁養令旨在從源頭減少比特犬對社會的潛在威脅。
4.2. 比特犬外出管理規範:牽繩與嘴套
即使是合法飼養的比特犬,也必須遵守嚴格的外出管理規範。比特犬被列為「具攻擊性寵物」,因此飼主攜帶比特犬出入公眾場所時,必須由成年人伴同。此外,犬隻必須以長度不超過1.5公尺的繩或鍊牽引。更重要的是,牠們必須配戴不影響散熱的透氣嘴罩。違反上述規定者,可依動保法處以新台幣3萬元至15萬元罰鍰。近期台北市發生的比特犬咬人事件,飼主就因無法妥善管理犬隻,被裁罰20萬元並沒入犬隻,顯示政府對此類事件的嚴肅態度。
4.3. 全球多國對比特犬的禁養狀況
台灣並非唯一對比特犬實施禁養規定的國家。由於比特犬咬人、傷人或傷害其他寵物的事件頻傳,全球許多國家都已禁止飼養比特犬。這些國家包括紐西蘭、巴西、比利時、加拿大、法國、芬蘭、丹麥、波蘭、挪威、波多黎各、香港和新加坡等。這些國際間的共同決策,再次印證了比特犬因其特性在管理上確實存在挑戰和潛在風險。
5. 比特犬攻擊案例解析與預防措施
比特犬的攻擊案例層出不窮,這些悲劇提醒我們,了解其弱點並採取預防措施的重要性。
5.1. 全球比特犬攻擊致死案例統計
根據美國狗咬受害者網站DogsBite.org的統計,從2005年至2019年,全美國有521起犬隻咬死人的案例,其中比特犬撕咬致死的就超過了一半,高達66%(346件)。這些數據凸顯了比特犬攻擊的嚴重性及其對人類生命造成的威脅。
5.2. 比特犬攻擊事件的警示與啟示
來源中列舉了多起全球比特犬攻擊人類的案例,這些事件無一不令人痛心。從嬰兒被咬死到成年人重傷不治,甚至為救人而犧牲的案例,都顯示了比特犬攻擊的凶猛和致命性。台灣也曾發生比特犬咬死老狗、攻擊孕婦及男童、甚至造成騎士重傷不治的事件。這些案例強調了,即使是再溫馴的狗,其獸性也可能因某事件被激發。例如,狗在吃飯時靠近、故意在面前奔跑刺激牠,或在感受到威脅時,都可能激發其攻擊本能。這些警示啟示我們,必須對比特犬的潛在攻擊性保持高度警惕。
5.3. 飼主責任:社會化訓練與妥善約束
儘管比特犬具有潛在危險性,但其個性勇敢、忠於主人,攻擊主人的機會非常低。然而,若比特犬感受到不被重視、身體不適,或獸性被激發,仍可能攻擊主人。不少飼主也提到,即使是飼主的家人,比特犬也可能充滿戒心,因此基本上只有飼主本人可以接近。這說明了飼主在比特犬的社會化訓練和日常管理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若比特犬在幼年時期缺乏適當接觸人類或其他動物,牠們可能無法區分正常互動與潛在威脅,進而產生攻擊行為。因此,對飼主而言,既然決定飼養,就必須盡到把關的責任,確保犬隻得到妥善的照顧與訓練,並嚴格遵守外出規範,以防止意外發生。
6. 比特犬攻擊後的處理與注意事項
若不幸遭遇比特犬攻擊,正確的事後處理同樣重要,以避免感染和進一步的傷害。
6.1. 立即就醫與傷口處理
被比特犬咬傷後,受害狗或人請務必立刻就醫。比特犬的咬合力極強,咬傷往往深且伴隨撕裂傷,感染風險高。及時的醫療處理能避免感染及深層肌肉損傷。若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腹瀉、淋巴腺腫大等症狀,更應立即就醫。
6.2. 通報機制與犬隻行為評估
攻擊事件發生後,應立即通報動物管制單位或警察。這有助於確認肇事犬隻是否已施打狂犬疫苗,並對其進行行為評估。動保處會對飼主進行裁罰,並可能沒入犬隻。對比特犬而言,建議牠們在攻擊事件後接受行為訓練,並避免與其他小型動物共處,以降低未來攻擊風險。
6.3. 受傷後可能出現的症狀
被狗咬傷後,除了立即的傷口處理,還需注意身體可能出現的其他症狀。這些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腹瀉,以及傷口周圍淋巴腺腫大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絕不能猶豫,必須立即前往醫院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7. 結論:冷靜、知識與預防是最佳防線
面對比特犬的潛在威脅,冷靜與知識是你最好的武器。驚慌只會讓情況惡化。透過本文,我們深入了解了比特犬弱點,包括牠們對聲音和氣味的敏感、身體的脆弱部位,以及透過特定技巧能使其鬆口的方法。同時,我們也強調了認識其攻擊本能、強大咬合力以及對疼痛的忍耐力,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避免做出錯誤的反應。
預防勝於治療,飼主應嚴格遵守政府規範,做好比特犬的社會化訓練與妥善約束。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在路上遇到比特犬時,盡可能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若不幸遭遇攻擊,請務必記住本文提供的自保與鬆口技巧,運用正確的技術與冷靜的頭腦,才能保護彼此的安全。
立即行動:分享本文給您的親友,共同提升對比特犬攻擊應對的知識與意識,讓我們的社區更加安全!
8. 比特犬弱點常見問題│FAQ
Q1:被比特犬咬住時,我可以打牠嗎?
Ans(1):不建議毆打比特犬。比特犬對疼痛忍耐度高,毆打可能反而會刺激牠們更興奮,激發更強烈的攻擊性,使情況惡化。
Q2:比特犬咬住東西後為什麼不鬆口?
Ans(2):比特犬具有強大的咬合力(達80公斤)和特殊的「鎖咬本能」,一旦咬住目標物,通常絕不鬆口。牠們還會搖頭試圖咬深,硬拉被咬部位只會造成更嚴重的撕裂傷。
Q3:遇到比特犬攻擊時,哪些行為是絕對不能做的?
Ans(3):遇到比特犬攻擊時,絕對不要驚慌奔跑(會激發狩獵本能)、不要與牠對視(可能被視為挑釁),也不要大聲尖叫(會進一步刺激牠)。
Q4: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安全地讓比特犬鬆口?
Ans(4):專家推薦幾種安全鬆口的方法,包括「抬後腿法」(從背後抓起後腿讓牠失去平衡)、「遮鼻法」(覆蓋鼻孔使其引發鬆口反射),以及緊急情況下的**「嘔吐反射法」**(刺激喉嚨)。此外,用衣物或布料遮蔽其頭部與眼睛、或使用強力水柱干擾也是有效方法。
Q5:台灣目前可以飼養比特犬嗎?
Ans(5):行政院農委會自民國111年3月1日起,已將比特犬列為「指定禁止飼養或輸入之動物」。一般民眾不得飼養比特犬。若在禁令前已飼養,須在2023年2月28日前完成寵物登記備查才能繼續飼養,並嚴格遵守外出規範。
Q6:比特犬外出時需要注意什麼?
Ans(6):比特犬外出時,必須由成年人伴同,使用長度不超過1.5公尺的牽繩或鍊牽引,並配戴不影響散熱的透氣嘴罩。違反規定將會被處以高額罰鍰,甚至沒入犬隻。
Q7:比特犬會攻擊自己的主人嗎?
Ans(7):比特犬通常對主人忠誠,攻擊主人的機會非常低。但若牠們感到不被重視、身體不舒服,或獸性被激發,仍有可能出現攻擊行為。因此,即使是對主人,也應確保提供適當的關愛和訓練。